(国际易学联合会易道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巍先生与国是智库工作人员论道)
见到唐巍先生时,他一袭米白色棉麻汉服,搭配黑色长裤和黑色布鞋,言谈缓和有力,举止飘逸潇洒,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这位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易道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四川省孔子学院的高级顾问、国家注册高级管理咨询师、心易梅花的传人,已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耕耘数十年。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历练,他艺有所成,不但对“大道之源、六经之首”的易学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对易学的阐发也有一定的建树。
“正本清源、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是唐巍会长随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深知易学行业现状,对易学行业的某些假“大师”假“教授”利用易学故弄玄虚、谋取私利的行为甚为痛恨。他说,易学要正本清源,作为国家级的正规机构,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引下,立足长远,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据悉,在唐巍会长的推动下,易道文化研究会《人才智库规范》正在积极筹划运行之中。9月初,他对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畅聊了他的思路和规划。
(今年5月,原民政部常务副部长陈虹先生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孙晶先生共同向唐巍先生授分会牌匾)
国是智库:请介绍一下易道文化研究会的基本情况。
唐巍:国际易学联合会易道文化研究会是中国社科院主管、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国际性社团国际易学联合会的直属机构,是依法注册登记的国家级“易道”文化类研究会。易道文化研究会于今年5月21日在天府之国、道家发源地之一的四川成都成立。在“首届易道文化探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陈虹先生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孙晶会长共同为研究会授牌。会上,陈虹部长特意向易道文化研究会赠送墨宝“正本清源”,向易道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巍先生赠送墨宝“德易双馨”。
国际易学联合会易道文化研究会在国际易学联合会的领导下及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并接受民政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国是智库:我们得知,易道文化研究会正在编纂《易道文化人才智库规范》,这个规范是怎么回事?
唐巍:易道文化研究会《人才智库规范》的编撰工作是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学传承18条”的精神,古人云,“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在“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规定方圆,矩正天地”易学理论基础上,为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而发起编纂的。《人才智库规范》是易道文化研究会针对本会的易道学习者、研究者的《规范》,因此《规范》就是为践行道济天下为之正本清源的一个规范文本。
(首届易道文化探源国际高峰论坛暨易道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现场)
国是智库:目前易学行业“大师”满天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而言很是不利。既然《人才智库规范》想打造准则,那如何着手规范?
唐巍:易道大焉,浩淼似海,非存敬畏之心难入一二。当下却有易学行业一些乱象让人担忧,所以乱象涉入者,均为心不静,其丧失敬畏而至。诸如自诩易学大师、易学泰斗、易学教授等比比皆是,无数莫须有的头衔加身,总想借光或偷光,甚至是人为造“光”,要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他们、“膜拜”他们。就我所了解的,全国每年有非常多的易学会议,很多时候都是那些参加者,有的办会机构还是被民政部曝光的“山寨社团”。就在近期,还有办会机构在大会现场公开所谓的现场认师、现场拜师,相当于叫卖传统。众所周知,传统拜师是视徒如子,师徒情是非常深厚的感情,非一般可比,需要经过传统的神圣而庄重的礼仪,而这种是借用传统文化的说法是抹黑。
易道文化研究会《规范》建立人才智库名录,就要重点核查、杜绝虚假名号,杜绝自封头衔,杜绝夸夸其谈,要求进入者必须是发乎于心的敬畏传统文化并通过考核,方可入会。
(原国家民政部常务副部长陈虹先生赠送唐巍“正本清源”墨宝)
国是智库:易道文化研究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唐巍:易道是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结晶,需在在心存敬畏的同时,用于启迪心智,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易,应该生活化,易,应该科学化。研究会践行慈俭济人,普及公益讲堂,从孩子到成人、从学校到企业,用易道的智慧帮助更多人。我们将建立德易兼备的师资库,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人才。“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讲的就是大道之源,需群衍众生。
国际易学联合会易道文化研究会同时为海内外的易学爱好者、研究者和从业者,搭建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华、可以让参与者学习解惑的平台,可以让参与者的智慧在这个平台得到释放和帮助更多的人。我认为,只要心存敬畏,谦逊为之,易道文化研究就会海纳百川,打造一个百花齐放的四季花园。(龙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