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恋歌》演出剧照
由王迅和蒋小涵主演的喜剧《那拉提恋歌》8月29日和30日在新疆人民剧场上演。该剧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欢乐骏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本轮演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新疆艺术剧院承办,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新疆人民剧场支持举办。《那拉提恋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是国内首部援疆题材话剧,讲述了援疆干部与当地哈萨克族群众水乳交融的故事。该剧此前作为2019北京喜剧周的开幕大戏,于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首都剧场进行了演出。在本轮新疆演出结束后,《那拉提恋歌》将开启全国巡演之路。
援疆工作者和当地哈萨克族人民之间的故事
在新疆伊犁,有一片名叫那拉提的草原,那里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走进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大地,为建设新疆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那拉提恋歌》讲述的即是援疆工作者和当地哈萨克族人民之间的故事。
《那拉提恋歌》演出剧照
心内科专家刘主任是一名援疆医生,立志要在那拉提培养一个专业的医疗团队,改善当地就医环境。可他的妻子赵颖不理解丈夫的梦想,结婚六年,由于长期两地分居,矛盾愈来愈深,赵颖专程跑来新疆要和刘主任离婚。离婚的消息被哈萨克牧民阿塞提知道了,刘主任是他老婆的救命恩人,为阻止恩人婚姻破裂,阿塞提设计了"爱情离间计",让他的小姨子阿里玛向刘主任"暗送秋波",试图使赵颖在嫉妒中能够真正理解丈夫。没想"求爱"现场被阿里玛的未婚夫别克撞见,各种矛盾交织,这个忙越帮越乱,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感大战"……
用喜剧表现援疆题材的首度尝试
为创作这部话剧,王宝社带领主创团队在去年多次奔赴那拉提草原,采访了大量援疆干部。剧中的主人公刘主任,角色原型即他采访到的一位援疆医生。"这位援疆医生离开那拉提草原时,决定悄悄地走,不让当地人送他。但人们还是听说了,一个村庄的人都赶来,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挽留他,不想让他走。"王宝社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让他动容,"这位医生在这样的时刻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生命价值在那片草原像礼花一样绽放了"。
《那拉提恋歌》演出剧照
促使王宝社有创作冲动的,不仅是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援疆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每年内地都有大量优秀的专业人员前往新疆,在那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短则半年,长则三年。这些人到新疆后,发生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但文艺作品几乎从来没有表现过这个群体。"王宝社说,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这让他感到"难受"。 此外,新疆曾诞生过《冰山上的来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经典电影和歌曲,但改革开放后,新疆题材的文艺作品,流传下来的经典却少之又少。"了解到这些后,这种'难受'促使我要赶紧动笔写作。"王宝社说。
如何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援疆题材?王宝社决定用他擅长的喜剧,用他的话说,"要进行自我挑战了"。"喜剧有很多类型,讽刺类、荒诞类、黑色幽默类等,但还有一类创作者很少碰的、难度很大的,就是赞美类,或者叫讴歌类。赞美类喜剧如果写不好,就成了表扬稿,很肤浅。"王宝社说,现在有一些标签式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板起面孔教育人,在他看来,这种创作方式是对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破坏。
与哈萨克族人同吃同住的采风生活
为更好地完成创作,王宝社更是与哈萨克族人同吃同住,和牧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将他们的热情真实地还原到故事当中。
哈萨克族牧民的饮食习惯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心脏方面的疾病,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缺少专业的心内科医疗团队。王宝社便以此为基点,设计了心内科医生刘主任这样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援疆医生的角色。为最大程度还原那拉提的风土人情,王宝社还选用哈萨克族演员扮演剧中的哈萨克族角色。阿塞提的扮演者叶尔江·马合甫什和阿里玛的扮演者萨雅·扎瓦提别克得知王宝社要为哈萨克族排一部戏,纷纷推掉工作加入《那拉提恋歌》剧组,对他们来说能演绎自己家乡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哈族人的朴实善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那拉提恋歌》演出剧照
在那拉提草原采风时,王宝社被草原的美震撼了,他后来还特意在剧中写了一句话"此景只应天上有"。"整个那拉提草原有1800平方公里,那里的风景是有层次的,湛蓝的天空下,是雪山、松林、杉树、胡杨,草原是连绵起伏的,像波浪一样。草原上,这里有几栋白色毡房,那里有几十匹马,牛羊在慵懒地吃着草。"王宝社说,"那样的美,美得你想哭。掌握再多的词汇量,也无法表达内心的震撼。当时我就对自己说,我的作品要对得起这片优美的风景。"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的哈萨克族的民族风情、民族性格等,均在《那拉提恋歌》里有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