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东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从虎门销烟到东莞智造,东莞印证了中国百年的求索和成就,实践了敢为人先的"东莞行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演绎了精彩生动的"东莞故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东莞市政协指导,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以此讴歌先烈先贤,礼赞志士能人,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
——编者
"十破世界纪录"的东莞骄子陈镜开
走在东莞古镇石龙,感觉空气中氤氲着的,除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外,似乎还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一种体育精神,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催人奋进的力量。陈镜开无疑成了小镇的传奇人物,成为上世纪中国体育界破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在陈镜开的引领下,其弟陈满林、其侄陈伟强也数次获得举重冠军,东莞石龙"一门三杰"成为流传四海的佳话。荣誉加身的陈镜开退役后,仍倾心举重事业并担任举重教练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的举重运动员,为广东、为祖国争得了许多荣誉。一代体育骄子陈镜开,以他超人的勤奋和意志,托举起了中国人的体育梦、强国梦!
徜徉在东莞石龙的举重博物馆里,被眼前所陈列的珍贵资料和丰功伟绩所震撼,数位石龙籍体育健将在举坛上冲击世界纪录的历史定格其中。有一位独领螯头,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接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其颁发勋章,他,就是代表中国首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十破世界纪录的举重冠军陈镜开!翻开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画卷,追寻他传奇的一生!
(萨马兰奇为陈镜开颁发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1959年10月3日,在第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周恩来总理等向历年打破过世界纪录和取得世界冠军的40名优秀运动员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举重运动员陈镜开、黄强辉、赵庆奎三人光荣受奖。)
风光旖旎的石龙镇,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汽笛轰鸣,火车驰骋,水陆交通发达,早早地给小镇上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眺望外界的窗口。
在镇上一条叫猪糠街的街道,年轻小伙们爱玩一种叫"拱石担"的游戏。这种游戏当时在香港颇为流行,由两块红石凿成的圆石饼,中间穿入一支坚实的木棍,很像当时的举重杠铃。"拱石担"的游戏,对于小伙们来说,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听说还能到香港参加比赛。天生好动的陈镜开,自然也迷上了"拱石担",时间一长,他不但练出一身好肌肉,而且对这个游戏有一定的感悟。
一向本份的父亲陈兆发现陈境开贪玩,甚至忘了出工,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说玩这样的"拱石担"就像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是不务正业。陈镜开看出了父亲的愠怒,白天便老老实实地跟着进厂务工,早晚的时间便悄悄练习。父亲看到陈镜开"顽习"不改,恼怒地说:有本事就好好读书,再贪玩这个下三流的"拱石担",就不要进这个家门!陈镜开心里很委屈,他何尝不想读书有个出息呢,但眼前全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和条件读书啊!
同样热爱体育的大哥既理解父亲也能理解弟弟,于是将弟弟送到广州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就读,希望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陈镜开感恩大哥的帮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找到学校附近的谭氏健身院,利用周末在那兼职打工。祖籍香港的老板谭文彪看到小伙子长得格外墩实,话语不多,又诚实肯干,很快喜欢上了陈镜开,一年后将他提升为健身教练。
1952年,中南军区体工队的举重教练李启龙来到谭氏健身院,希望能在健身院里有所发现。谭文彪向他力推陈镜开,考虑到陈镜开这个小个子两腿奇粗,全身肌肉发达,是个好苗子,还因为想为陈镜开找口饭吃——当时物质匮乏,饭量奇大的陈镜开根本吃不饱饭。
陈镜开进入专业举重队训练之后,技能突飞猛进,教练也看出了陈镜开的潜质与勤奋,对他的训练也格外严格。陈镜开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管寒冬酷暑,他从来没有过松懈,有时甚至练到身受重伤,他也从不言苦。渐渐地,陈镜开的不凡表现从举重队脱颖而出,三年后,国家举重集训队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1956年6月7日,在上海市体育馆,中国人民解放军举重队和上海市联队同苏联举重队举行了第二场友谊赛,年仅20岁的陈镜开代表解放军队,成功举起133公斤,首破世界纪录。)
(1956年10月13日参加第16届奥运会举重选拔赛,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几年寒来暑往的苦练,机会终于来了。时间定格在1956年6月7日,一场中国与苏联的举重友谊赛在上海举行。举重台上赫然标着由美国运动员温奇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中苏两国运动员都渴望挑战的目标。当时苏联队拥有世界顶尖的举重选手,而中国选手则名不见经传,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
中国选手陈镜开上场了,他身穿蓝色的举重服,第一次试举成功,举起了125公斤,这是一个距世界纪录还差7.5公斤的重量。赛场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期望陈镜开能够更进一步,争取打破世界纪录,这期望饱含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自立自强的愿望。第二次试举时,陈镜开要了133公斤,超过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两年的世界纪录0.5公斤,这意味着他将有两次机会冲击新的世界纪录。可是,当陈镜开迈开步子,提铃、挺举,突然标志着世界纪录的杠铃嘭地掉在了地上,体育馆内一片寂静,三千多名观众屏住呼吸,都在待着他的第二次冲击。
(1960年,周恩来总理接见陈镜开)
陈镜开感受到了现场的一切,只见他凝神、下蹲、吸气、提铃、起立、开腿、迈步,连贯的利索动作,随着一声力喊,他将133公斤的杠铃地稳稳举了起来。陈镜开成功了!他以133公斤的挺举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并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全场立即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跳了起来,眼中流出了喜悦的泪花。陈镜开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消息通过电波、报纸迅速传遍全国,中国人民上下欢腾。这是新中国的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个世界纪录一洗百年来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的耻辱!
(1956年贺龙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举重运动员陈镜开颁奖)
消息很快传回广东,传回家乡——东莞石龙,父老乡亲见到戴着大红花回家的陈镜开时,都高兴得涌出了泪花,并团团将他围住!
(省领导陶铸、曾生、陈远高接见省运会运动员,左四陈镜开左五叶浩波左六陈满林)
初战告捷的陈镜开势如破竹,在之后广州等地举行的赛事中,接连以递增的成绩,第四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但由于这几次世界纪录都是在国内创下的,一些西方国家拒绝承认。他们认为这是媒体记者写出来的,不是运动员举出来的!面对这样的质疑,陈镜开保持沉默,他继续挥汗苦练,蓄势以待。在长期的训练中,陈镜开虽然伤病缠身,要在国际赛场上打破世界记录的信念坚如磐石。
1957年8月6日,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莫斯科举行。参加举重比赛的有苏联、中国、埃及、芬兰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中国举重队第一次站到国际大赛的舞台上,这是陈镜开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的最佳机会。
陈镜开上场了,他的主要对手是前苏联运动员哈里苏。抓举、挺举结束后,陈镜开总成绩比哈里苏少了整整7.5公斤,以130公斤的成绩暂列第二名。此时的他,腿部已经出现了抽筋,霎时浑身冷汗如雨,陈镜开强忍着。第三次试举,只要能举起136.5公斤的重量,他就能打破世界纪录;如果能举起137.5公斤的重量,在打破世界纪录的同时,还能获得本场比赛的冠军。然而,此时的这两个重量,如同千斤压顶!对于当时的赛况,大会组织人士认为冠军已定,他们把苏联国旗挂在第一,中国国旗挂在第二,埃及国旗挂在第三。
中国观众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现场鼓劲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陈镜开看了看胸前的国徽,为国争光的力量从心底涌起,他向裁判叫响了140公斤的重量。现场观众一片哗然!裁判也反复问:"140公斤?"陈镜开坚定地说:"是,140公斤!"
全场顿时肃静无声。陈镜开从容地走到杠铃前,作了一下深呼吸,双手握杠,双腕猛力一翻,140公斤的杠铃便拉上胸前,停了两秒钟,他突然大喊一声,一个箭步便将杠铃高高举起。当举重台上表示成功的三个白灯一齐亮了的时候,全场沸腾起来了。
陈镜开再一次创造了一项世界新纪录!会场上冉冉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奏响了中国国歌,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欢呼不止。赛后,《人民日报》记者问陈镜开:是什么力量支持你把这么重的杠铃举起来?他自豪地说:"我是用六亿人民的力量举上去的!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不举起来,要不趴在扛铃底下!"
1958年、1959年,陈镜开又代表中国队征战德国莱比锡、前苏联莫斯科等国际赛场,分别以最轻级挺举140.5公斤,以次轻级挺举148公斤,第七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直到1964年在中国上海参赛,以次轻级挺举151.5公斤,陈镜开连续九年中第十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
陈镜开成了传奇,成为当时中国体育界破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荣誉加身的陈镜开退役后,继续从事举重事业并担任举重教练工作,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新的举重运动员,为广东、为祖国争得了许多荣誉。得益于陈镜开的引领和感召,其弟陈满林、其侄陈伟强也数次获得举重冠军,并六次破了世界纪录。从1956年到1979年的23年间,在中国运动员创造的28个举重世界纪录中,陈氏兄弟叔侄共创造了16个,由此,东莞石龙"一门三杰"成为流传四海的佳话!
(故里情深:陈氏三杰在东莞石龙举重之乡合影)
陈镜开,这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体育骄子,以他超人的勤奋和意志,托举起了中国人的体育梦,强国梦!
(文/谢莲秀,图/石龙文广中心 石龙举重博物馆)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协
主办单位: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