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东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从虎门销烟到东莞智造,东莞印证了中国百年的求索和成就,实践了敢为人先的"东莞行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演绎了精彩生动的"东莞故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东莞市政协指导,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以此讴歌先烈先贤,礼赞志士能人,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
——编者
一盏灯,世代情,老手艺千角灯的前世今生
导读: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源自宫廷的千角灯,经宋代东莞赵氏家族世代传承,千年之后,归于民间。1949年之后,老莞城几位老手艺人的拳拳匠心以及张氏三代人的倾心传承,使得几经起落、经历坎坷的千角灯,终于再次大放异彩,获得"中华第一灯"、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等殊荣。如今,张氏扎作工艺第三代传人张树祺仍在坚守,是千角灯的独特魅力和父亲的深切嘱托,令他数十年不舍不弃。
千角灯传奇
在东莞莞城,提起千角灯,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老一辈,讲起来更是眉飞色舞。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大宋皇族。因此,在古代,只有东莞的赵氏宗祠才有资格悬挂,作为本家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千角灯所挂的24条灯带,有皇姑亲手绣的二十四孝图,属宋代皇族遗物,由皇裔赵家珍藏。
听当地老人讲述,宋朝时由于战乱,赵氏皇族流落到了岭南莞邑,一起流落的还有一位皇姑。每年到除夕和元宵佳节,皇姑就会触景生情,想起在宫廷时的热闹情景,最令她难忘的是一种繁复且雍容华贵的彩灯。皇姑便找来手艺精湛的工匠,想复原这一宫灯,皇姑凭记忆讲述,工匠们历经一两年,才做成了形似神肖的彩灯。自元代起,赵家开始持续扎作千角灯,因该灯造价高,做工非常考究,故每隔十年才能再造一盏。至此,每当赵家添了男丁,便点亮彩灯庆贺;每年除夕与元宵佳节,位于东莞解元坊的赵氏祠堂里,也会张灯结彩,过往的百姓看得入迷。
千角灯远看是一盏巨大的灯,但大灯里又由无数小灯组成,因灯盏众多,有如千盏,每一盏灯有数个角,如有千角,故名"千角灯"。据说该名来源于东莞的本土方言,在东莞方言里,"角"和"个"同音,"灯"和"丁"同音,其意义是取千角灯人丁兴旺、千花同树、千角同根的寓意。
扎作千角灯,几代人的坚守
张树祺出生于莞城的民间工艺之家,祖父就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工艺匠人。当年,老莞城的迈豪街上有家"新报华"纸扎铺,就是张树祺祖父经营的,后来他父亲张金培继承下来,将纸扎铺搬到了西正路。
那时纸扎铺的盛况,张树祺历历在目。祖父就是靠扎作、帮人操办红白喜事维持着一家的生计。张树祺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习扎作,千角灯在他心目中,有着无穷的魅力。每当闲暇时,张树祺静下心来做些纸扎,竹篾、棉线在他手中游走,看着制作成的亭台楼阁、花鸟虫兽栩栩如生,心中无限快慰。
新中国成立后,祖辈扎作的张金培和他父亲的徒弟张森,以及尹全因工艺精湛,被委任扎作传统手工绝活千角灯,三人首次受广州文化公园的邀请合作扎制千角灯,心情格外激动。以前,千角灯不是一般人家能做的,手艺不说,单就耗费,一般人家也承受不起,一盏千角灯是一户平常人家半年的口粮。三人首次合作千角灯,既荣耀又感觉重任在肩,克服了种种困难,亮出自己的手艺绝活,历经严寒酷暑,历时近一年,才终于制作完成,并以政府的名义向赵氏家族借来当年皇姑亲制的24条灯带,作为民间工艺精品参加1957年的元宵灯节,在广州市文化公园展出,曾轰动一时。
首次合作扎作千角灯大获成功,张金培、张森、尹全三人非常振奋,信心倍增。展览回来后,莞城镇政府有关领导与他们商量成立莞城工艺厂。1964年,三人再度合作,这次是以莞城工艺厂的名义扎作了第二盏千角灯,又以政府的名义向赵家借来皇族遗物24条灯带,在东莞可园首次展出后,观者将可园围得水泄不通,之后又移到东莞县展览馆展出,仍然盛况空前。
莞城工艺厂成立后,由于工艺精湛,一时兴盛得很,邻里街坊都争相进纸扎厂上班。产品除了内销,还外销香港等地。张金培三位老手艺人也声名远扬,成为莞城扎作工艺的"黄金搭档"。
倾情千角灯,荣膺"中华第一灯"桂冠
千角灯是集纸扎、绘画、刺绣等民间工艺于一体的工艺品,为中外宫灯的一大奇观。其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堪称千古一灯。千角灯为竹制骨架的纸扎工艺,结构复杂,整个彩灯由一千多个三角形图案组成,并缀有大小彩灯一千多盏。整个灯分为灯顶、灯体、灯柱、灯带、灯尾五大部分。灯顶由八条立体彩龙骨架和圆形大宝顶构成,龙颈处悬挂灯带;最主要的灯体由大小16个面组成,每面都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画;灯柱一共有8条,是安放灯的主要地方;灯尾在灯体的最下方;灯带是千角灯最主要的装饰,大中小各8条。
然而,这种灯在过去只有东莞赵氏家族才会制作,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有师傅口传心授。张金培时常叮嘱儿子张树祺和徒弟,做千角灯的手艺人都是"跟着感觉走",要手学心悟,所以,每次扎成的千角灯都不一样,每次都有一定的变化。
1986年,张金培从莞城工艺厂退休,偶尔给街坊扎作红白喜事所需之物,张树祺下班后帮父亲打下手。后来找他们扎作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张树祺干脆关了理发店,潜心随父亲学习扎作。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与父亲一道扎作一盏千角灯。
直到2003年,进入新世纪后,东莞市委、市政府开始提出建设文化名城,并对民间文艺进行挖掘,当时的莞城区委梁书记一行找到张金培老人,说想重做一盏千角灯,诚恳邀请他们亮出绝活,重现这一传统技艺。
张金培老人被莞城政府的诚意打动,也触动了老手艺人心中深藏了几十年的心结,老人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但此时,张金培已85岁高龄,身体也不大好,尹全也84岁了,而张森已去世。更为难的是,经历了时代的风潮以及岁月的侵蚀,灯被毁坏了,连骨架也没有了,更可惜的是,赵氏家族一直珍藏的皇族遗物——24条灯带也被毁,这事在张金培三位老人心中留下了沉重的心结。老人千方百计,才保留下两张黑白照片,依稀可见当年千角灯的风采。能否重新制作好,他们心里确实没底,因之前也只做过两次千角灯,并已时隔40年之久。
但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埋藏内心几十年的情结被点燃,他们决定重新振奋精神,研究了好几天,最后张金培召集全家老小,由他两位老人把握大局,现场指挥、指导扎作,解决技术问题,儿子张树祺负责扎制骨架,大女儿负责通花,另两个女儿负责粘贴,张树祺母亲负责后勤。2004年初开始,全家放下所有的活计,如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一般,夜以继日地进行,经常制作到晚上十二点,甚至深夜一两点。那时家里没有空调,炎炎夏日,热得汗流浃背,他们也丝毫不敢放松。有些细节模糊了,两位老人就反复琢磨,绞尽脑汁回忆。在两位老人的指导和张树祺的带领下,全家人整整历经8个月,一盏纯手工艺制作的千角灯终于成功完成,这一民间工艺瑰宝得以重现。
"整个灯身镂空通花,点亮油灯后玲珑剔透,光彩亮丽,真是好美。"张树祺谈时脸上溢满笑容。2004年农历八月中秋节期间,千角灯在东莞人民公园展出,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人们赞叹不已。整个灯用竹篾做骨架,纸做通花,共有1056个角,每个角上放一盏小油灯,灯的高度和宽度分别达到6.5米和5.5米,24条黄色的灯带两面的刺绣图案,精美无比。
2005年,千角灯首次赴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并获得"中华第一灯"的称号。2006年,千角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两位工艺名匠和张氏全家心血的工艺精品千角灯,终于实至名归,获得了国家级殊荣。
2004年,千角灯重现后不久,尹全老人去世。五年后,张金培老人也离世,自此,东莞再没有独立完成过千角灯制作的人,传承千角灯工艺的担子落在了张树祺肩上。
在张树祺心里,千角灯不仅是民间瑰宝,更是父亲一生最大的愿望。他永远记得,父亲临终时紧紧握着自己的手,眼里涌满热泪,叮嘱他一定要将这个老手艺传下去,千万不能让它失传。十多年来,每当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耳边就想起父亲的话语,回想起这一幕,张树祺的眼眶湿润了。
传统手工艺的艰难传承
由于制作一盏标准的千角灯,耗时长,耗资也高,轻易没人敢做。张树棋也不敢起意制作千角灯,但他每天都要扎作一些小灯盏,让手艺不至于生疏。大约2010年,在成都举行的民间工艺展上,有一篇介绍千角灯的文字说,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千角灯后继无人,此话传到张树祺耳朵里,他有些气愤,也激发了他克服种种困难,独自领头再制作一批千角灯的决心。在莞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树祺再次调动全家人的积极性,制作了10盏手工扎作灯。在2013年莞城元宵节灯展上,这批灯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围观。张树祺说,自从与父亲共同制作过两盏千角灯后,这还是第一次独立制作融合千角灯工艺的扎灯。他有意将通花、角形等千角灯的工艺融入其中,这样既不会耗费那么长的时间,又能传承千角灯工艺。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也多元化,传统老手艺成了冷门,年轻人了无兴趣。而年届古稀的张树祺仍在不停地扎作,两个儿子各自有工作,兴趣也不大,小儿子偶会帮忙扎作,但关键是他们都觉得靠扎千角灯养活不了自己,这门手艺的传承让张树祺很揪心。
所幸多年来,莞城区政府一直重视千角灯的工艺传承。自2016年起,区政府以文广中心牵头,开设了千角灯扎作公益培训班,聘请张树祺担任指导老师,免费传授千角灯制作工艺。每逢周六开课,三年多来,已有近50位中青年报名学习,张树祺将自己的传统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张树祺从中挑选了18人收为徒弟,进行重点培养。千角灯扎作工艺由一度的沉寂、无人问津,到有一批相对固定的骨干学员,他们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学习,现已基本掌握了全套的扎作要领,这让他心里感到莫大的宽慰。2018年,张树祺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无限感慨地说,千角灯是民间工艺的老宝,几十年坚守着不敢丢,如今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不但传承了千角灯,还培养了一批学徒,千角灯扎作终于后继有人!
(文/谢莲秀 图/莞城文化服务中心)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协
主办单位: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