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明:“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2-09-05 11:10

中秋时节,莞邑飘香。9月1日,“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第三场在东莞市文联举行,知名诗人、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以“新工业诗歌:转型与前景”为主题,与当地诗人、诗歌爱好者分享工业诗歌的发展历程和新工业诗歌的现状,探讨新工业诗歌的典型特征、时代价值、创作路径和未来前景。他谈到,新工业诗歌和早期的工业诗歌、打工诗歌具有明显的区别,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包括题材广泛、科技感强和关注未来,具有新语境、新思维、新表达等特点。“新工业诗歌”创作应该以“人”为中心,“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不应局限在失望与彷徨,要有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霍俊明:“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图1)知名诗人、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

诗歌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1921年,郭沫若在他的《笔立山头展望》中这样写道。这里把工厂烟囱黑烟比作华贵的黑牡丹,是对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文明的赞美。

霍俊明认为,这是诗人对一个国家工业的想象,是早期中国诗人重要的工业诗歌之一。诗作虽然逃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性,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其洞彻未来的意义依然清晰可见。

1954年,著名诗人邵燕祥的《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广受关注。“你可知道祖国的辽阔?/你可曾用脚量过道路?//你数没数过中国有多少条道路——/穿行高山,横渡大河……/我们要让中国用自己的汽车走路……”在诗中,诗人用充沛的感情,强烈的抒情意味,对祖国的汽车工业乃至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强烈的呼声。

“当一个诗人呼唤着现代化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可能刚刚起步。诗人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霍俊明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公路、钢铁、煤矿、水电站、水库等成为工业诗歌的主要题材,作品讴歌那个时代火热的建设,一些优秀的诗歌更是发挥着引领时代的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邵燕祥又写了《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斯时大多数国人尚不知高速公路为何物。而今呢?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双双名列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总量也跻身世界前茅。

改革开放之后,张学梦、北岛、舒婷、顾城、于坚、梁小斌等一大批重要的诗人,以工人的身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979年,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写给和我一样对“四化”无知的人们》,在国家推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第五个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呼吁人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跟时代的节拍相呼应。1981年,舒婷的《风暴过去之后——纪念渤海二号钻井船遇难的72名同志》,以人来写工业,关注人的命运和灵魂的激荡,表现出巨大的张力。

“文艺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具体的、丰满的,是有血有肉的。对诗人而言,要坚守诗性的真实,承担社会道德的责任。”霍俊明用大量的例子梳理了中国工业诗歌的发展历程,阐释工业诗歌在现当代社会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他说,无论是50年代工业起步阶段,还是当下“新工业诗歌”时期,“作为诗人,一个最伟大的品质就是反思精神。”

“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

近年来,高速高铁、快递外卖、共享经济、智能机器、航天航空、深海作业等都成为诗歌主题,尤其是被称为“新工业诗歌”的一些作品,引发诗歌界关注。

霍俊明认为,当前谈到“新工业诗歌”,无论是概念还是现象,都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形成了“打工文学”现象,后来当提及这些“打工文学”的作者时又与文化热潮联系起来,也被称为“新移民”,更多地强调了人的流动性和社会身份。发展到今天工人工业题材创作已经与30年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是诗歌内部,还可能是诗歌外部,和诗歌生态密切相关。

知名诗人杨克写过两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业诗歌。2001年的《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关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与对话。2021年的《在华强北遇见未来》,关注粒子、芯片等高科技。

“此刻你我经过这里,像粒子/穿越中国这台巨大的加速器/华强北是它小小芯片……” (《在华强北遇见未来》)霍俊明说,粒子这个词在以前是很难进入诗歌的,因为粒子是很抽象的一个词,但在这个时代,它成了新科技非常重要的象征。时代变了,新工业诗歌需要有新的关注领域,新的生活体验,新的审美表达。

霍俊明将2012年至今的工人诗歌创作定义为新工业诗歌,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时代科技革命、新工业迭代升级和新兴产业工人新面貌以及未来发展图景。他说,“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相对应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传统阶段。所以,如果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没有时代的体验,在创作中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当掺杂着封闭的、传统的、保守的、落后的、偏狭的观念,即使题材是“新”的,但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仍可能是一个老文本,没有任何“生命力”。

霍俊明:“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新”(图2)霍俊明讲座现场

“新工业诗歌”将成东莞不可替代的文化空间

东莞是闻名世界的“制造名城”,有着丰富的工业素材。霍俊明认为,在“新工业诗歌”创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莞有很多工业园,包括企业文化、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可以为“新工业诗歌”创作提供新的试点。近三十年来,东莞一直是“打工文学”的重镇,工业题材创作氛围浓厚。同时,东莞的诗人来自全国的不同地区,多元的文化交流具有开放性。诗人的视野开阔、对东莞工业社会发展体验富于个性。新工业诗歌在东莞的转型和未来前景,承担着新工业诗歌传承发展的重任,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空间。

“文学没有‘进化论’,作者要拓展自己的文学观念,紧跟时代的脚步。”霍俊明说,诗歌一定要有具象的东西在说话,要从空间开始,从意向写起,通过场景和故事,拓展出深刻的意义。

在我国,新工业诗歌还处于一个起步和发展阶段。当下,不少新工业诗歌创作题材还是以传统的视角出发,还带有传统的跟乡土社会、跟农耕文明的过去时对话的留恋。

“从一些作品来看,东莞的‘新工业诗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内蕴不少别具一格的工业元素、新兴科技和产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业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在诗歌范畴内具有较为直观的先锋引领作用。” 霍俊明表示,东莞诗人经过进一步地磨砺,期待能从诗歌的内质到思想深度上再上一层楼,在美学意义上,创作出更多元化的、与时代相呼应、具有典范意义的诗歌精品,产生崭新的、特殊的东莞新工业诗歌美学模式。(宾阳)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