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5-04-02 16:32

4月2日上午,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动仪式在鹤壁新世纪广场北广场举行。本届樱花季以“鹤舞樱飞 向新而行”为主题,精心筹备17项主体活动、3项联动活动及3场经贸会议,深度融合文化、科技与消费场景,为游客们呈现一场“可赏、可玩、可购、可沉浸”的春日文旅盛宴,助力鹤壁塑造“十有”北方美丽城市形象,为当地文旅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1)

鹤壁樱花源远流长,最早出现在距今约 2500 年前的商朝晚期,在殷商时期,在都城朝歌北、淇河岸边皇家大型花园内,种植多种花草,花园位于花窝遗址处。花窝遗址占地近百余亩。据史学家研究,在当时的皇家花园内,就有樱花种植,鹤舞樱飞的美景几千年前也曾盛行。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2)

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赏樱体验

本届樱花季策划17项主体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通过非遗展演、艺术表演、科技互动与消费场景创新,全方位升级游客感官体验。启动仪式上,仙鹤少年与樱花仙子在漫天樱花雨中翩然起舞,农民兄弟乐队与千人共同唱响《一起去鹤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3)

活动期间,游客可漫步在以樱花造影打造的“新世纪广场城市光影空间”,在300平方米的科技场域中穿越“古今未来”;在樱花树下,既有展现优雅韵味的古典群舞、管乐民乐演奏,又有充满青春活力的街舞表演、打击乐演奏,还有本地歌手在樱花园与游客互动演唱,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哈萨克族非遗舞蹈“黑走马”豪迈登场,展现独特民族风情,豫剧牛派经典唱段也凭借醇厚唱腔与细腻表演,让传统文化绽放新活力。步入樱花里文化市集,樱花文创手作琳琅满目,国潮美食香气四溢,非遗技艺展示精彩纷呈,为市民游客构筑起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带来沉浸式的游玩体验。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4)

夜间经济+场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为多措并举,释放全民消费潜能,樱花季以3项联动活动布局夜间经济与特色消费场景。在体育公园璀璨天街、中凯小吃街的“樱宴派对”汇聚本土与国际美食,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2点,烟火气与樱花香交织升腾;樱花园“寻樱光影”灯光秀以霓虹灯组打造奇幻视觉盛宴,吸引游客“夜游打卡”。万达、裕隆等商圈和京东、豫小满等电商平台,持续推出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系列优惠套餐,以发放政府消费券、企业折扣套餐叠加使用等形式,刺激市场消费,激发消费活力;桑园小镇、龙岗人文小镇结合民宿体验、民俗展演,延长消费链条。此外,景区联票、儿童游乐、汉服走秀等特色活动,进一步释放家庭游、周边游潜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生态。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5)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6)

科技赋能产业,经贸活动助推城市发展

樱花季不仅是文旅盛会,更成为鹤壁产业发展的“强磁场”,活动期间还举办3场高规格经贸活动。鹤壁市重点产业招商集中签约活动暨2025鹤壁商业航天产业峰会以“筑梦航天 蓄势腾飞”为主题,将集中签约一批重点项目,推动航天产业链集聚;2025河南省自主工控生态发展大会聚焦信创领域,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2025华为鹤壁智造产业生态大会联动上下游企业,深化“鹤壁智造”全球布局。这些活动以樱花季为平台,吸引行业龙头、投资机构齐聚鹤壁,为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实现“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的良性循环。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7)

提升服务品质,丰富便民利民举措

为给游客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樱花季期间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沿“中国最美樱花大道”华夏南路增开约10辆电瓶车,方便群众赏樱出行。设置便民服务站,组织志愿者、行业协会成员、热心群众等提供志愿咨询服务。设立投诉咨询台,及时处理突发消费纠纷和食品安全事故,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嵩山路、兴鹤大街等重要路段以及人流密集区域,增设道路交通指示标识,发布交通管制公告,并合理规划增设停车位及停车场。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启幕 以“樱花+”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图8)

第十一届鹤壁樱花季将持续至4月21日,以花为媒、以节促产,通过“文旅+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更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这个春天,鹤壁正以樱花之名,向世界展现一座“有颜值、有底蕴、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城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Tourism Editor]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