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的“上郡之战” ——陕西榆林市“四个坚强有力”破题深度贫困纪实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0 10:53

  榆林,古称“上郡”,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叉地带,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绵延曲折的明长城穿境而过,九曲黄河浩浩荡荡,毛乌素沙漠苍凉壮美,塞上古城独具风韵。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地下煤气油资源储量在全国举足轻重。1984年,新华社一篇《陕北有煤海 质优易开采》的报道,披露了神木发现大煤田的消息,榆林拉开能源化工大开发的序幕,从此迈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陕西省神形兼备的“跪俑地形图”,一时间昂起高傲的“头颅”。

  这又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地上土壤瘠薄生态脆弱。以长城为界,榆林北部为毛乌素沙漠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资源贫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5万户41.56万人。

  曾经狼烟四起、御敌门外的边关之地,曾经红军转战陕北、挫败强敌的红色根据地,在新时代打响了脱贫攻坚的“上郡之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提高区域脱贫攻坚质量,又要切实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确保脱贫攻坚走在全省前列。”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要求全市落细落实“攻击点位”。

  榆林市各级党政部门立下军令状,将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号工程”。各级“一把手”全部上阵、一抓到底、挂图作战;共下派驻村工作队1226支,选派各级帮扶干部4.2万名,奋战在扶贫一线。2018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2.69万户5.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5个贫困县实现摘帽。

  在榆林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当地脱贫投入的力度、干群的热度、扎实的脚步、前行的速度,“四个坚强有力”擂紧鼓点、攻城拔寨,奏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旋律。

  坚强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榆林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体系,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脱贫之路

  驱车穿行于榆林市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梁峁纵横,颇能感受到其发展产业之不易。过去,这里的农民都是在山坡地上种些杂粮,干旱贫瘠、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说:“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榆林要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为摘掉穷帽,榆林市在瘠薄的土地上下足“绣花”功,治沟造地、平整梯田、沙地改土……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寻求特色产业发展破题之举。

  站在米脂县沙家店镇清水沟村黄土塬上放眼望去,波澜壮阔的山地苹果园在近坡与远山间递次排开。村党支部书记常建飞介绍,过去这些荒山荒坡,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到村集体合作社,由产业扶贫资金每亩补贴1200元进行土地平整,并提供化肥、苗木进行集中统一建园,整村推进山地苹果,实现农户全覆盖,人均拥有果园3.4亩。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米脂县副县长孙文强告诉记者,“我们抓住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机遇期,实现了山地苹果产业的惊险一跃。没想到种植出来的苹果品质这么好,米脂山地苹果品牌很快被市场认可,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亩产效益过万元。全县苹果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20万亩。”

  山地苹果作为新兴产业,为榆林南部贫困地区增添发展活力。2018年榆林苹果产业产值30亿元,今年将新增7.49万亩,栽培总面积达到97万亩。围绕苹果产业的“带贫机制”,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创新探索。

  绥德县赵家坬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1万多亩荒山荒坡流转到村集体,通过招商引资出租给二十四坬专业合作社,统一治理平整为高标准梯田,建设规模化山地苹果产业园区。相邻的马连沟村,也将5000多亩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由陕果集团投资打造山地苹果示范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到2018年底,以赵家坬村为中心,绥德县名州镇建成山地苹果示范基地2万亩,推出“土地入股、扶持建园、科技服务、托管经营、务工扶贫、配股扶持、借种还苗”等多种方式,吸纳带动贫困户511户1190人。

  类似苹果产业一样,幅员广阔的榆林土地上,许多的特色产业在沟沟梁梁间扎下根来。

  府谷县依托“中国海红果之乡”独特资源优势,在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带动下,发力海红果特色产业,深加工海红果酒、海红果汁等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采取与果农定向合作形式,年收购海红果700多万斤,为果农增收700多万元,惠及600多户果农。公司董事长刘子贤站在高大粗圆的储酒罐前,向记者掰开手指头,他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今后每年可以消化海红果5万多吨,将为果农增收1亿元。”

  在靖边县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原本荒芜的沙土地上成为山药种植的良田。经过检测,这里的土质疏松、含钾量高、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地下根茎类作物生长。于是,村里引进种植山药,为贫困户拓展了增收渠道。驻村工作队员贺美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山药产量为5700斤左右,市场价2.3元/斤,每亩毛收入约1.3万元,除去7000元成本,可纯收入6000元。去年贫困户实现户均收入10万元。

  自脱贫攻坚以来,榆林各区县立足产业优势,不断增加产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苹果、杂粮、核桃、黑猪、肉羊、光伏、日光温室、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牢牢镶嵌到产业链条中,确保稳定脱贫。这些产业已覆盖10.4万贫困户、28.32万人。

  坚强有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榆林市把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施“村企共建”,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也是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经济基础。榆林市坚持以党建引领,贫困户全覆盖参与,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壳壮大”。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去年底村里的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4户兜底户,其余全部脱贫退出了。”米脂县杨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兆飞高兴地说。

  朱兆飞是榆林市驻村第一书记的标杆式人物,所获荣誉证书不计其数。荣誉来自于辛勤付出、来自于扶贫业绩,从市级国企总经理岗位下派到山沟沟里驻村帮扶,其战略眼光与经营思路依然能够照亮一片天。杨家沟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下面,有黑毛土猪合作社、佳米驴合作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股份制合作犹如“老母鸡孵蛋”。杨家沟村的贫困户和其他村民,通过村集体经济分红、务工、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680元。朱兆飞的目标是要建立集生态农业观光、特色餐饮、农耕体验、红色旅游等于一体的乡村产业休闲综合体,他带领杨家沟的村民奔波在路上。

  走进神木市大柳塔试验区生油村,居民区清亮整洁,柏油路穿村而过,蔬菜大棚排列有序,一幅美丽乡村风景图徐徐展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强村和富民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少一个都不行。”生油村党支部书记李振清说。该村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个村民小组分别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还成立了生油村合作总社,抱团发展特色种养业及瓜果观光采摘业,形成了“一组一业”的良好发展格局。经过3年脱贫攻坚,生油村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增长到17800元,2017年底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生油村驻村第一书记马爱平,冒雨带着记者在村子里转圈,边走边聊:“畜牧养殖场现存栏肉驴130头、肉牛140头,今年投资8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羊圈,波尔山羊存栏130只;30亩水面鱼塘共投放各种鱼苗7.8吨;64座标准化大棚,种植各类果蔬15种;还有30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这些项目都是合作社在经营,全体村民有份。”

  发展集体经济,资金从哪里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企共建”是榆林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企业众多的特点,榆林策划实施了‘企村共建’的帮扶行动,使贫困村有更多的力量来帮扶、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榆林市扶贫办主任王志强说。

  府谷县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村企结对共建”大网络。府谷县扶贫办主任马有林介绍,依托县内工矿企业多和府谷企业家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意识强的优势,府谷县引导全县206家工矿企业与部门协同对接帮扶202个涉贫村。今年以来,全县共达成“村企共建”基础设施项目98个,意向资金2026.75万元。

  榆林市不断加大的地方财政投入成为脱贫攻坚强有力的“硬支撑”。近4年仅市级财政资金投入近27亿元,今年已下达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99亿元,市本级配套资金8.64亿,以不低于20%的增幅持续增加投入。

  坚强有力健全社会保障扶贫体系

  ——榆林市着力构建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以及安全饮水保障体系,综合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等扶贫力量,补齐脱贫攻坚各项短板,全力保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使贫困群众不断增加获得感

  “神木虽然不是贫困县,但是仍然存在贫困群众,而且这些群众往往都是特殊困难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精准帮扶,着力构建保障性脱贫机制,丝毫不能放松。”神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雷晴初说。

  神木市坚持把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变以往“给钱给物”式的输血为“可再生”造血,根据农村贫困群众文化低、年龄大、就业难的实际情况,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量身定制了“企业出资、不离村组、就地就业”帮扶模式,有效帮助这部分“就业困难户”成功实现了稳定就业。

  “每天的活不多,负责打扫村里2公里左右的道路卫生。”今年58岁的张桂明,是神木市栏杆堡镇张家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告诉记者,“我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感谢政府专门安置公益性岗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领上工资。”自从当上村组保洁员,张桂明每个月领取600元岗位补贴,加上在村合作社打零工的收入,年收入有1万多元,2018年顺利脱贫。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仅2018年以来,榆林市通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在榆企业用工等办法,转移就业2.88万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外出就业务工,家里的老人谁来照顾?”在府谷县孤山镇杨家沟幸福院记者找到了答案。

  正午时分,热腾腾的猪肉炖土豆、大烩菜、面条等端上餐桌,老人们围坐一起,品尝着幸福院精心烹调的午餐。

  “年满70周岁,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都可以申请进入幸福院。”杨家沟村幸福院院长、村主任杨永升告诉记者,“通过对老人集中供养的形式,一方面解放了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很多留守、孤寡老人进行兜底帮扶。”

  今年90岁的刘招子老人是2018年2月搬进幸福院的。过去,她一直跟随患有智障的大儿子一起生活,相互难以照顾,生活没有保障。“这里住的好,吃的好,还有医生给检查身体,我很满意。”记者采访时,刘招子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榆林市以健康扶贫统领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推行“12345”健康扶贫工作模式,即1本台账管到底、减存量控增量两手抓、全面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完成四个100%、实现五个全覆盖;建立了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四重保障体系”。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达100%,实现11种大病专项救治率、慢病签率、重病保障率达100%;在民政医疗救助、县市区兜底后住院实际费用报销比例达90%。与此同时,榆林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市财政奖补促进县乡村医疗阵地的达标建设,开展村卫生室“一村建站、联村服务”,全市验收通过规范化村卫生室200所(含贫困村)、标准化乡镇卫生院40所。

  坚强有力推进扶贫扶志“6+6”工作法

  ——在陕西省推行的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等“扶志六法”基础上,榆林市结合实际全面推广以“贫困户培训全覆盖、树立反面典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退出奖励、孝老敬老”为特色的扶志“六大举措”,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榆林市在推进陕西省“扶志六法”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广以“贫困户培训全覆盖、树立反面典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退出奖励、孝老敬老”为特色的扶志“六大举措”,激励着贫困群众自力谋发展,铺就脱贫“志”富路与“智”富路。

  贺汉雄是子洲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的贫困户。2009年起,他的家庭先后遭遇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自己从十几米的高处跌下摔伤、自己做心脏病治疗手术等变故。贺汉雄告诉记者:“疾病,几十万元外债,还有精神上的折磨,让我几乎崩溃。”

  生活即便困顿,还是会有转机。2015年,贺汉雄的帮扶责任人联系到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帮他建起了160平方米的肉兔养殖场,引进120只种兔,还为兔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销售模式出谋划策。从此贺汉雄起早贪黑,背水一战,精心喂养每一只让他改变生活的兔子,转过年,他出售1000多只“兔崽子”收入3.6万元。

  2017年,子洲县委宣传部帮扶牛圈湾村,为贺汉雄的经历和不服输的劲头所感动,帮助注资5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并带动村里的50户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牛圈湾村第一书记吴嘎每天都要去跟贺汉雄“拉拉话”,他告诉记者:“贺汉雄现在是村里的红人,兔子不吃料、兔子要生产,随时都有村民来找他。在发展养殖的同时,他还带领大伙积极发展黄芪、黄芩等中药产业及葡萄、核桃等林果业,让大伙一起扩产业、增收入。2018年,贺汉雄已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现在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呢。”

  “人生在世无尽难,幸福要靠奋斗换。”贺汉雄感慨。

  绥德县石家湾镇沙滩坪村23岁的青年折明明,自从3岁那年因车祸高位截肢,长到18岁就一直躺在床上,没出过家门。2015年,他通过网上学习,尝试编织十字绣、用塑料珠子做抽纸盒,眼前展开了一幅幅新图画。

  2017年,驻村第一书记刘新国找到折明明,建议他把自己的手艺变成“小产业”,并帮助一起想点子、从网上采购原材料。当通过微信朋友圈,以30元的价格卖出第一个手工艺品时,折明明收获了今生最大的一份喜悦。现在呢?他的技术日臻成熟,在村子里带起了徒弟,个人年收入上到5位数,还当选“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典型”,到各地演讲作报告。

  榆林市将竞争机制引入脱贫致富行动中,探索建立了“扶贫扶志励志基金”体系,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新民风建设活动中,激发贫困“后进”户的内生动力。

  “6+6”工作法推行以来,榆林市共建立爱心超市1329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培训贫困群众18.3万人次;开展道德评议6317场次;发放孝老敬老奖金599.2万元;培树各类模范脱贫户6894户,评选反面典型443人。以诚信、勤劳、实干、友善为内容的乡村风尚迅速形成,带动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心理,积极主动脱贫。

  “上郡”之行,记者着实想象不到,黄土高坡与沙漠交融地带所展示出来的一种自然生机,古长城与古黄河交叉地带经济社会盎然跃动的生机,以及焕发在人们心头勃勃向上的生机。(余向东 肖力伟 胡明宝)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