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大勇气扩大开放 让“中国红利”惠及全球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22 21:00
  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将传递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笔者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仍在中国以外地区蔓延的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应当抓住机遇,在开放举措上迈出更大步伐。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一些产业在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停摆,全球产业链遭遇较大冲击,确保产业链稳定、顺畅、可持续是各国特别是大国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中国是目前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同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中国的产业链枢纽地位和经济增长能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发展红利”的根基;中国扩大开放将惠及全球经济发展。

  我国从3月初加大了复产复工力度,加强了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突出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实现量产、巴斯夫在中国设立的全球第三大基地顺利推进、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在中国落子,苹果在华门店全部率先开业、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全球率先开园,一方面说明中国有效控制疫情支撑了产业链稳定,一方面也说明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链枢纽地位高度认同。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有效控制疫情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水平的开放新举措稳定中国市场,让中国市场更可信赖、更具活力。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正式颁布,强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明确了四大举措: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三是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这些安排既涉及制度建设、机制完善,也涉及市场拓展、产业链安全与合作。其中,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兼顾了中外利益诉求,是对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再落实。

  这些开放举措与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是一致的。要通过“制度型开放”塑造中国开放市场的新形象、新气场,发挥中国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4月2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指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又在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又提出“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在当前全球抗疫的关键时期,这展现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同舟共济的坚定立场。按照计划,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意在通过市场化平台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要改变以往“风尘仆仆赶路者”的形象,转变为一个“道路优化者”和“新秩序的重要参与者”。这样的中国经济当然是更加开放的经济。越是在全球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刻,越是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时刻,中国越要以更加开放的举措,稳定市场和贸易基本盘,凝聚国际合作正能量,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疫情会给全球化带来一些新的变量,但全球化的收益成本规律和资本的本质属性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逆全球化的一些做法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全球化体系继续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时积极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是顺潮流之举,也是负责任之举。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经济 | 生活 | 本网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