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4-05-08 10:22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1)

  为深入探讨北京与巴黎这两座古都的文明传承与发展,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5月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法国索邦大学协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的“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本次对话活动5月7日在北京开幕,5月10日在巴黎闭幕,邀请两座古都的学者和相关领域专家以“历史·当代·未来:古都文明赓续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人居城市规划、奥运之城、创意之都等内容开展国际学术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2)

  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熊澄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及开幕式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驻华代表夏泽翰先生,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先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务委员会主任常宇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先生,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先生,来自中国和法国两国的众多嘉宾、行业代表、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3)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从去年开始精心谋划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并且将它列入今年学校工作重点。恰逢中法元首外交进行之时,加深了此次活动对推进文化传承与传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瞄准智能传媒和国际一流两大主攻方向,正在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传媒大学。学校立足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特色优势,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新产业、数字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同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学校将文化发展研究院更名升级为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依托全校在新闻传播、国际传播、信息传播领域的优势,汇集校内外资源和力量,共同聚焦文化传播、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键问题。希望此次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能够以学术交流深化中法文化交流,在对谈研讨中美人之美,以思想碰撞助推中法民心相通,共同书写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4)

  夏泽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的讨论和探索将北京和巴黎定义为古都的文化遗产非常有意义。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错点,需要认识到文化的魅力和文化塑造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能力。UNESCO相信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创意的证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集合。保护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创意和文化动力是迎接我们时代挑战的基础。从贫穷到不平等,再到更多我们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UNESCO坚信没有任何发展可以脱离其文化成分。古都文明对话论坛强调了对话的力量,古都文明对话论坛的目标和UNESCO的任务相呼应,通过对话建立共识,从而带来尊重和合作。面对全球挑战时,正是文明的多样性给予我们力量。因此,必须致力于促进深度文化交流,从而建立相互的理解,共同推动全球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5)

  陈名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和巴黎都是两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长期以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在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一段段交流互鉴的佳话。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跟中法文明交流有关的文物古迹有34处,接下来还会继续挖掘这些尘封的历史。陈名杰就加强北京和巴黎在古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强两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合作。从宏观角度,如何既保护传承,又面向未来;既能够保护好,又能利用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两座城市的共同话题。从微观角度,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技术及价值阐释、旅游和文化遗产的平衡、公众参与等话题,都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第二,推动轴线城市的交流。在北京有一条串联着众多文化遗产的中轴线,在巴黎同样有一条串联起凯旋门、协和广场和杜乐丽花园等重要城市地标的中轴线,如何围绕世界上众多的轴线城市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是“古都文明对话”平台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博物馆的建设交流。北京现在有注册的博物馆266座,巴黎也有200多座博物馆,促进北京和巴黎两个城市众多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是重要议题。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6)

  常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和巴黎这两座东西方最著名的古都代表,各自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共同彰显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中法建交当年创建的外语大学,6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法文明交流互鉴。通过赴法交流、邀请法语教师任教、开设法国历史文化系列课程,培养了专业的法语人才;通过参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法国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及中国文化作品的外译工作,培育了一批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的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我们需要中法这样的千年文明、北京-巴黎这样的千年古都,站在历史长河的源头,用千年的视野、经验和胸襟去审视当今世界,推动多元共融,让两国青年人向着更加美好的社会努力前进。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7)

  “人文历史对话”学术研讨板块由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主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原局长刘玉珠先生作“文物里的中法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发言。前法国驻华文化参赞、知名法国策展人Astrid Narguet女士作“走向普遍化的文化交流”主题发言。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馆员徐斌女士作“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主题发言。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系Bernard Franco 教授,作“18世纪巴黎的东西方对话——以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中心”主题发言。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鸿声教授作“中国文学中的法国叙述与法国形象”主题发言。伽利略全球教育集团教学发展和创新主任Boris Grebille 先生作“巴黎人与亚洲博物馆”主题发言。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作“关于中法跨文化理解的一点思考”主题发言。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Bichet Genevieve教授作“自1964年以来的中法文化交流的演变”主题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学术副会长常耀华先生作“甲骨文·城邑·商文明”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8)

  “人居之城对话”学术研讨板块由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主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ICOMOS前副主席姜波先生作“泉州、良渚与景迈山——近年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主题发言。法国遗产建筑师、国家城市规划建筑师(ABF)、巴黎建筑与遗产部门负责人Frederic Masviel先生作“巴黎2024,特殊一年中的历史、项目和挑战”主题发言。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陈平教授作“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主题发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女士作“活态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发言。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范大祺副院长作“从参展巴黎博览会看两座古都的友谊链接”主题发言。法国中医世界针灸协会副会长,巴黎十三大中医学院原院长Colin Denis, Maurice先生作“中国传统医学在巴黎”主题发言。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肖扬副会长作“人与环境:新中式生活医学”主题发言。法国欧洲科学与人文学院哲学院士、法中联谊委员会主席Joachim Bi先生作“古都文明互鉴互荣”主题发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郑传焮先生作“古都交响,心联世界:让民间交流成为赓续文明的薪火”主题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图9)

  5月10日,“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的下半场将在法国索邦大学举办。届时,来自中法两国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体育界人士,将分别在“奥运之城对话”和“创意之都对话”学术研讨板块延续中法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