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同生
今年的3月6日,是魏巍前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再次感悟这位最可爱的人。1937年10月他17岁,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炮火声中,他完成了500行长诗《黄河行》,呼喊着“怒吼起来吧,我的母亲黄河”,毅然离开家乡,辗转千里参加了八路军。1938年5月在延安抗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奔赴晋察冀抗日战场,在战斗间隙,写下许多斗志昂扬,散发着战火硝烟的诗篇。这些诗篇是军旅作品中的瑰宝,它坚定地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崇高信仰以及与人民站在一起“把鲜血归还生身的乡土”的决心,闪烁着军魂和伟大理想的光芒。现在读来,依旧是场景壮烈,心血燃烧,仍然是新时代每个共产党员忠于党、祖国和人民的铮铮誓言。
【魏巍前辈的诗,有着深沉悠远的民族大义,孕育着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毋庸置疑,魏巍前辈抗战时期的作品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的特质。他的诗象是一团团的火,燃烧着人们的内心情感,撞击着人们的精神天地,急切地催促着人们去思想、找寻、行动、战斗。
魏巍前辈出生在黑暗的旧中国。少年時在一座古庙里的“平民小学”不花钱读书,有幸的是受到热爱诗歌的老师的亲近,他听到学到的诗歌都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他渴望拥有的图画,因此,他也受到诗歌女神的青睐,苦难的生活和对文学的热爱,使他很自然接受左翼文学的影响。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魏巍前辈参加革命前的第一首诗,是作于1937年10月的《黄河行》,这首500行的长诗,出自一个17岁的少年让我们惊叹不已,他悲愤地呼喊着黄河,焦急地怅望着黄河北岸,他写道:“在凛冽的霜天,我独踞在这长堤上,怅望那北国的烟云,黄河,我的母亲,我看见,从你的身上,奔出一扑扑火流,烧得我,热泪潸潸,内心如焚”。一个17岁的少年,他看到了祖国的苦难,母亲的悲哀,也听到了对岸正在毁灭大好河山的枪炮声。“敌人的皮帆将从你的身上划过,敌人的刀剑将刺进你的心窝,黄河哟,你发出愤怒的吼声,有谁听了不为之激动,你声声震撼着四万万五千万的心灵”!读着这段诗,我看到了一个思想、目标清晰、方向极为明确、听到祖国母亲召唤的少年。他赞美黄河母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决心:“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魂魄,你是中国人民力的象征,没有谁能阻止你,挺着赤红的心胸,走向人类的黎明“。“黄河哟,黄河,怒吼起来吧,我的母亲黄河”,“离开你一步,便是不义的儿女”!这描述,这气势,这爱恋,这决心,汇成了全民族坚强不屈的战歌!我感到这是最早的《黄河大合唱》,它声浪翻腾,排山倒海,不可阻挡!魏巍前辈从强烈的爱国主义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是他走向革命的一份最真挚、最坚定、最隆重的宣言书。正如他说的:“此后不多日,作者即离家远行,投奔革命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当然这也是他眺望黄河北岸,记录战争的第一笔。魏巍前辈是个苦命人,很小年纪父母先后离世,他没有自己的家,但他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家,用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担忧和热爱,他无法忍受祖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也无法平息内心深处保卫祖国的一腔热忱。他辗转千里寻找八路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当时他的感觉就是到家了,见到亲人了。作为一个17岁少年,这不仅是生理的历程,而是一个心理的历程,他把家与国相融在一起来理解,已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这为他今后拼搏在漫长的战斗岁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巍前辈的诗,充满了战斗激情,火热的战斗生活,铸就了诗的灵魂。】
魏巍前辈曾说过,“人们给了我许多称号我最喜欢‘诗人、战士’两个”。从他的第一首长诗《黄河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有诗情、诗才的诗人,这似乎成了他作为战士的责任和使命,除了用刀枪去拼杀日本鬼子,诗歌也是他的武器,他要用诗歌去战斗。他常常把自己写进诗里。战斗停止了,他在漫漫的黑夜里,露宿在百姓的羊圈里,挑着一点点灯火写着诗。面对虫子的不断骚扰,他反而问道,“你们在找寻什么呢?找往日的西装领带吗?找喷着香水的金丝手帕吗”?这些早已成为笑谈,现在只有坐着的背包和“在组织之火里烧红的意志”,你还能找到什么呢?这时一只蝎子夹住了他的稿纸,他用笔尖猛的将它刺死,继续写着他的诗。“夜静极了,墙角里的蛐蛐又唱出美丽的声音”。这就是他在极其残酷的“反扫荡”战斗间隙中写出的诗《羊圈记事》。他用一点点点亮他视野的灯光,发布着自己的誓言:我有“组织之火里烧红的意志”,谁都不能使我屈服。作为一名战士,魏巍前辈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态,队伍打仗他打仗、队伍转移他转移,他曾翻越过高高的白石山,穿越过惊险的封锁线,写了许多街头诗和描写战士生活的诗篇。他把班里的小战士叫做“一朵小花”,他把年轻的小号手四喜,描写成“象颗绿色的明亮的星儿,你闪耀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着忠诚的光”。他也曾为一位牺牲了的战士而动容,因为“他同100多个敌人搏斗着,他击杀了他们,而他自己也把鲜血滴在了开花的国度”,“在一棵杏花树下睡熟了“。他还用诗记载着自己的遭遇,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他却得了疟疾,无法与大部队同行,为了躲避鬼子的追杀,他躺在一条石缝里,他没有慌张,“我为我的镇定和智慧而喜悦了,生命在刺刀尖上,他还记着马克思书页的声音”,“只是平平静静地思索,我知道我是谁,什么在支持我......”他望望脚下随时可以作为武器,发出仇恨吼声的石头,“在石缝里,我又微笑了”。这时诗人21岁。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还写下了《诗,没有死》、《诗,游击去吧》两首把战士和诗人融为一体的诗歌,“当我突出重围,重又拿起诗笔,诗,我的诗呀,我象是遇见千里之外的亲人了,我们分别了几多岁”!战斗一个接一个,诗远离了战士。而突出敌人重围了,战士与诗人见面了,那种欣喜激动,像久别重逢,无以言表。他的另一首诗,《诗,游击去吧》,是作者写完长篇叙事诗《黎明风景》后,更加集中地反映作者忠于祖国,报效人民的坚定信念的诗。他给诗赋予了灵魂,“诗呵,游击去吧,永远不要叛变,游击去吧,诗呵,时时刻刻想着,怎样去报答人民”。诗人始终怀惴着这样的自问。在革命战争中战斗的他,有两个武器,一个是枪,一个是“诗”。魏巍前辈1773行的叙事长诗《黎明风景》,象一个多幕话剧一样,讲着黎明鸟的故事,讲着黎明时分连队的生活、战斗、牺牲。战斗即将打响,“你不了解革命,不了解战争,就听听战士此刻的步伐声.......前面那是谁?脚步那么粗鲁笨重,他是谁,踏着涞源的山鞋,踏得地心起了回声”。这么震憾的脚步哪能停歇,“只要你怀着黎明的信念,向前走去,太阳呵,它愿和勇士携手同行!”......诗人说,我在“用我的诗句呼唤黎明”。这就是诗人的战斗。这就是战士的诗!我们清楚地看到,魏巍前辈所经历的战斗生活,就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的诗赖以生存的土壤,他深深地扎根在这块土壤之上,风餐露宿,枪林弹雨,有了敌情,就在阵地上拼杀,打完仗宿营,他就亲近他的诗,天作被,地当床,坐在背包上双膝就是最好的写作台,一首首悲哀、喜悦、欢笑、胜利的诗歌从这位战士的双膝上诞生。这样的战地诗歌,记录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辉煌历史,这样的战地诗人,一定是革命战争文化阵地上最勇猛的冲锋者。因此,称魏巍前辈为“战士诗人”名符其实,在众多称号里,他喜欢“诗人、战士” 也是爱其所归。
【魏巍前辈的诗,饱含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感念人民的养育之恩,誓言毕生去报答。】
读魏巍前辈的诗有一种感觉,目光一沾在诗行里,无论长短,情感就被纠扯着,画面就跃然纸上,耳朵就有了年代的声响,甚至泪水就在眼眶聚集。即便是我在写这篇发言搜索词句时,魏巍前辈高大而慈祥的身影就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也匆忙地思想着怎样与他交谈。1955年2月在整理出版《黎明风景》后记里,他有这样一段话:“我,一颗小小的种子,被党的手撒向了燃烧着的土地。然而,这块土地是党的土,人民的土,是以毫不吝惜的精力养育了我的这一块土。是她,让我认识了敌人,认识了斗争,特别是让我认识了人民,爱了人民。我要永远感念这一块土。”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感恩辞,同时,也是对自己既往诗文创作的一个表白,我顿觉释然。他的每首诗,无论长短,写人写物,写战争场景还是吐露自己的真情,都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去完成的,真真切切是对这“一块土”的回报。他在诗中写道:“红杨树呵,报答人民,记清楚,人民不仅养育了你的诗,人民在饥饿里也养育了你,记清楚,在这苦战的年代,你应当把智慧也用于战争,把战争也当成诗。”“你就拿起这把战刀走吧!刀很长,银光闪闪,这么锋利,这是缴获敌人的,上面人民的血早擦干了,你拿上它,去试验你的忠贞”。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魏巍前辈不但把自己的“忠贞”用于战争,同时也呈现在每一首诗中。他把自己浓重的情感注入到诗里,我们看到的人都是有血有肉,见到的事都是有情有义,所有场景都展示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气息,正义之歌、胜利之歌非常雄壮地奏响 。他曾悲痛地记录一个战士的牺牲。“早晨,黄槐花飘落的时候,我们的战士死了......” “他是为我们死的,一个农民说,他抖动着悲痛的手,群众的头渐渐地渐渐地垂下......;风吹着,象种子默默地归还大地,黄槐花又无声地飘落了”。作者的情感早已和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他坚信,无数的黄槐花还会长出来,英雄一定会辈出!他在《午夜图》一诗中构勒了一个极其震撼的场景。敌人从多路向部队宿营的山村扑来,一堆红艳艳的灶火边坐着一个巨人,他“一块、一块把劈柴投向灶火,谁能从这个战士的灵魂看出我们被重兵包围!”“山风呼啸中,坐着的是我们的民族!......”在军情紧急的时刻,我们的战士如此镇静,沉着,这里面有战胜敌人的信心,有临危不惧的胆略,这是谁呢?因为坐在那的,是坚强不屈、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诗人巨大的气魄,深厚的情感无可比拟。他还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好夫妻歌》,一对救过八路军伤员,对八路军有恩的小夫妻在山里被日本鬼子残酷地杀害了。“朋友呵,你死了怎么还睁着眼,大嫂呵,怎么掉了一半头发在污泥里,大嫂呵,你的衣服怎么撕得这样烂”,“你们的幼儿哪里去了?对我说呀,你们这对好夫妻”,“枪在我的手里直发烧,热泪流到我心里!要不用敌人的头来祭你,我情愿死在狼山里”。他对人民的报答是彻底的,毫无杂念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魏巍前辈抗战时期的诗歌之所以生命之树常青,至今都闪烁着熠熠光辉,就在于它同那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而歌,为民族而歌,为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鼓与呼。
【巍巍前辈的诗,始终洋溢着坚定的信仰,初心如磐,使之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学习、自律的重要价值尺度】
魏巍前辈已走过一个世纪了,今天,我们诵读他的诗章,总能听到战争的厮杀声和人民胜利的欢呼声。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队列里仰望他,看到的是一位在战争硝烟里,拖着疲惫的身躯伏在双膝写诗、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战刀奋力杀敌的战士,更看到的是一位老骥伏枥,精神不老的“最可爱的人”。
纪念魏巍前辈就要象他那样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诵读他的诗,从《黄河行》开始就看到了他立志献身,保卫祖国的宏伟报负。他写道:“黄河哟,任凭我们的躯体,在河堤上搅成了血泥,我们的灵魂,也会微笑地去会我们的祖先黄帝,报告着他的孩子们仍握着最后的胜利”。一个17岁还没有参加革命的少年竟有把躯体搅成血泥,也要笑对祖先的意志,初心已在!当他在饥饿和疾病折磨下,“全身震撼,象被轰隆隆的山洪撼动的大山!我在心里喊着:党呵,走吧!就比昨天还要艰险的路,我要跟你走到天边!”这时他已加入了党组织,21岁。革命的道路无论多么艰险,他要矢志不移,坚定地走到底。他的初心是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保持着战士诗人的底色,共产党人的本色。
纪念魏巍前辈,就要象他那样,向往美好,饱含深情。他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的作品,都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守理想,战斗不息!每字每句都散发着胜利的喜悦。在他诗歌的意象中,他把战士比作:槐花、杏花、小花朵、开花的国度、红色的花、我们班里的花。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写诗格外钟情于“黎明”,《黎明来到白石山下》、《温暖的黎明》,并专门创作了叙事长诗《黎明风景》,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比拟,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分量。“人们呵,踏踏湿脚,又背靠背睡熟了,温暖的黎明散出甜香,冷风袭过来,然而有同志的地方就有温暖。”长诗《黎明风景》更是对“黎明”的礼赞。他编织了一只黎明鸟,在深沉的夜色里扬起了歌喉,黎明鸟把诗人带到驻扎着走向黎明队伍的石崖边,“哨香摇晃着,但它并不息灭,是它呵,正用燃烧的生命,捎来了黎明的信息”......诗人告诉大家:“同志呵,向自己开拓美丽的世界吧,你看天将黎明了,让我们心里黑夜的暗影,快快陷落,我们才能成为黎明的人”。我们看到,对黎明的向往,就是向往光明,向往胜利,诗人全身心地歌颂“黎明”是发自内心的、对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呼唤!
纪念魏巍前辈,就要象他那样,永做战士,绝对忠诚。“诗人、战士”不仅是他喜爱的称号,更是他为之奋斗的使命,完成使命就必须忠诚于党、祖国和人民。他在《黎明风景》中写道:“就是蒙古风把它的翅膀折断,它也要把吹散的羽毛,献给太阳......”这无疑是对自己赤胆忠心的最热烈的表达。魏巍前辈一生用自己的忠诚,在革命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以及建国后的文艺创作中,掀起了多次波浪。《黎明风景》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入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长篇巨制《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地球的红飘带》获人民文学奖。无论从文学意义和史料价值都在国家层面和文学艺术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他在文革以及后来经受的磨难,更坚定了他的战斗精神和对党的忠诚。这些都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坚守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可归”。魏巍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一定会成为我们学习、自律的价值尺度。
魏巍前辈是当代杰出的军旅作家、散文家、战地诗人,他抗战时期的诗歌, 虽然保存下来的不多,但艺术风格深沉悠远,激情似火,意向高洁,情感真挚,富有战斗性,故事性,每首诗都是一团火,象直往上蹿得小火苗,照亮路程,点亮希望,在艰难中喷涌乐观,在生死中坚守理想,成为记录战争,欢呼胜利的不朽之作,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纪念魏巍前辈,我觉得更应该讲好他的故事,推广他的作品,更希望《谁是最可爱的人》再次选入中小学课本,传承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特别希望新时代的人们能够记住这位最可爱的人。我们也非常自信地告慰前辈,新时代进程的“每个上坡,每个转弯,都是我们应走的历史的路”。(《过白石山》)新时代前进的脚步也已经“踏得地心起了回声。”
我们永远怀念您,魏巍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