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林寺"中国化"的佛教净土"智慧文化"现象探寻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发布时间:2018-07-30 11:49

   文/净兴

  东林寺因慧远大师打造世界级历史景观、人文景观与精神景观的人文圣山,而"慧"及后世 ; 庐山因慧远大师创建东林寺,成就天下僧山而声名"远"播天下。东林寺已成为一座"山林佛教”的广种"慧"根的精神家园高地,慧远净土宗符号则成为一张中国佛教文化的名片,并影响久"远″的一座人文丰碑。东林寺慧远大师终身倡导与坚守佛教净土弥陀信仰而著称于世。正如慧远师父道安对慧远赞赏有加,并说:“日后佛法盛传东土非慧远莫许也”。探寻1600多年前东晋慧远大师与庐山东林寺佛源与历程,研究和探索东晋慧远大师与庐山东林寺的大"慧"高"远"的特有文化恃质与佛学基因,经梳理主要有"九大"佛法智慧文化现象。

  1、佛学智"慧"现象。

  慧远大师在庐山成立"白莲社",创建了庐山僧团,推进庐山僧团的僧制建设,探索与创新中国佛教早期教制的新型的僧团发展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山林佛教"。这是慧远大师卓有成效地进行一种僧制创新与自律管理革新偿试,也是一种富有远见的政治智慧。慧远大师认为只有通过内部整顿,制定完善的僧制,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才能解决佛教世俗化的现象。由于庐山僧团的清风,得到当时王公大臣的赞叹,而且僧团的规章制度得到南北僧俗的普遍尊崇。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在设立僧官的诏书中,将慧远庐山僧团的规制“远规",作为整顿僧尼的楷模,他称:大法东迁,于今为盛,僧尼已多,应须纲领,宜授远规,以济颓绪。从庐山僧团的严持戒律、传译律典、修般舟三昧等作风来说,也有必要严制制度的必要,慧远的教制虽然仅通用于庐山僧团,但是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教制与组织建设,给予了深远影响。庐山僧团为后来禅宗教团百丈清规的出现,在区域与理路上提供了良好的先期实践背景与参照样本。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创建的“净土”学说,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净土宗”的思想来源。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曾指出:″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2、生态智″慧″现象。

  慧远大师在《明报应论》《三报论》中论述了依正不二与因果报应的内在联系,警示着人类要克服贪婪,停止对自然的无休止索取。他的净土思想描绘了一个纯净而无污染的理想世界,引导组织信众用行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他亲近山水,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观照来体会“道”。在他的领导下,当时的庐山成了从北方向南方输送佛教的中转站,他在“足以息心”的秀美庐山,在处理人、自然山水与西天净土的关系中形成了他的佛教生态观。他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互融互渗,把个人的修行与艺术的审美、理想境界的追求相互结合,从而体验美丽的自然、探寻纯净的自我,最终获得心灵解脱。他眼前的生态,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精神状态,而且自然环境与精神状态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慧远的佛教生态文化理念,对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都具有借鉴和启迪的意义。

  3,哲学智"慧"现象:

  宋代诗人居士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神说”,究其因归纳为受到东土佛教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哲学化艺术成果。

  4,文化智"慧"现象:

  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大思想家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陶渊明在庐山写的《桃花源记并诗》,构建的理想王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瑰丽篇章。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

  5,理学智"慧"现象。

  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他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继往开来,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思想,影响了中国七百年的历史进程。白鹿书院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正如现代著名学者胡适指出:″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6,美学智"慧"现象

  一是自然美学价值。 公元817年,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评价了庐山的自然美的价值。他把庐山放在了中国名山中的第一位。他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二是艺术美学价值。(1)绘画。其一,庐山题材。中国第一个山水画家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自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中国第一个山水画理论家宗炳,宗炳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其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唐寅(唐伯虎,姓唐,名寅,字伯虎)的《庐山图》,也叫《匡庐图》,或《庐山三峡桥》。其真迹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其二,白莲社题材。北宋 张激 《白莲社图》 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白描绘三十余人,以树石、泉桥分隔为七部分,展现了东晋慧远法师于庐山东林寺白莲结社的故事。人物刻画神行毕肖,用线飘逸凝重,流畅刚劲。(2)书法。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写下“流泉匝寺”四字,盛赞此寺之妙。(3)碉刻。如清末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时间跨度千余年,每一处古迹都寄寓着一段历史典故,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7,,声学智“慧”现象

  东林寺无论法事仪轨还是称念佛号都始终伴随着“以音声做佛事”的思想,并流传至今。 以东林寺净土宗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系统地梳理了东林寺净土宗音乐的发展脉络。取盂兰盆会法事仪轨的实录报告为切入点,深入地透析净土音乐、仪式、信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运用了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东林佛号音乐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东林佛号在净土思想传播、传承方面的核心作用及其音乐的特殊性。

  8,佛教寺院建筑学智"慧″现象。

  (1)空间布局。东林寺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伟。寺前明堂开阔,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断,虎溪具眷恋之情,万载常流。(2)寺院布局。东林寺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古木葱茏,梵音缭绕。东林寺原寺内建筑恢弘,兼之布局合理,避阴抱阳,松竹密植,石径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气爽,心旷而情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之神韵。东林寺的建造正是佛教“圆融清寂”美学思想的史学化凝固作品。呈现出世间自然之物的相互和谐搭配,各展其自身清寂本根,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学境地建筑化立体化极致展示在世人一种视觉盛宴。

  9,古典园林美学智″慧“现象。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创建的东林寺,就与庐山山水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座园林:“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叠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的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在庐山创建我国第一座寺庙园林东林寺,创造性运用"灵鹫山虽然悠远,荒无人烟的路程对于笃信佛教的人来说,却像是一天就可以到达″修学、修为、修持思维方式与修行实践。《高僧传·慧远传》云:“(慧)远创造精舍,洞尽山荚。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叠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即是把山水林泉这些自然山水缩小移植到寺庙之中,“神清而气肃”,以寄托自己的物外禅思。

  参考资料

  1,《庐山慧远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释传印 2013年08月12日 宝相寺 《佛教在线》

  2,《中国庐山一一历史文化》http://www.jx.xinhuanet.com/lushan/lswh.htm

  3,《慧远佛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周子强《鄱阳湖学刊》 , 2017 (3) :93一99

  4,《约丽光灿 积淀丰厚——庐山文化巡礼》中国庐山网一一历史文化 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网江西频道http://www.jx.xinhua.org/lushan/gscx.htm

  5,《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上影响》陈友冰 个人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12/20/2369606_590336073.shtml

  6,《佛教与中国古代园林》古建中国 2017-05-17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56.html

  7,《中国古代园林的人文内涵》个人图书馆 任如居士2014-05-0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06/09/13207477_375114260.shtml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Copyright © www.fstt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国智智库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公网安备 51010602001724号  蜀ICP备17030312号-8  邮箱:editor@fsttcn.com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可信网站认证    公安备案图标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