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从宏观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注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等政策措施,来推动促进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在新常态下,让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轮子转起来,培育好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对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就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文化产业大而不强,行业发展亟待破局
数据显示,文化产业日渐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是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占比逐渐加大。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5%,渐渐占有一席之地。二是文化产业增速迅猛。2004年全国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5%,到2017年猛增到3.5万亿,比重达到4.29%。从数据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猛、后劲大。
但繁荣背后不无隐忧。受整体经济增速影响,文化产业增速逐年放缓,2005年文化产业的增速为26%,2015年下降到12%。从2005年到现在的13年间,表面来看我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数量在增加,但核心产品数量却在减少。以影视作品为例,整体依然面临剧本粗制滥造、创新创意枯竭、肤浅平淡、表演随意无力、观赏性不强等诸多问题,虽然产出数量巨大,但能称上大片的屈指可数,能受到普遍赞誉的更是凤毛麟角。普遍现状是表面一片繁荣,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实则缺乏内涵。
时至今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起点低、规模有限的现状并不能与真实需求相匹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还有差距,也与我们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也不协调,与文化大国、文化古国的身份不称。因此,我国文化产业亟待有跨越式的大发展。
二、文化产业生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有效推进
当前,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我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是关键,文化产业受大环境影响,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大大限制了文化产品质量,甚至形成“巨大的伤害”。比如电脑绘画几乎成为艺术设计的主要手段;智能软件让作曲家不再力求以一次到完美,歌唱家不再怕跑调,有瑕疵再用电脑合成修改;作家不再广泛阅读和掌握各类知识,不再追求厚积薄发,而是在电脑上四处查找资料;电影更是离开技术手段寸步难行。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工匠精神就大打折扣。
文化产业务实求真,正是基石。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小高峰,消费者目光更加挑剔。我们的文化企业如何在国内、在世界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夺得一席之地任重道远。
笔者认为,我们的文明是悠久的,文化是深厚的,产业是丰富的,产品是众多的,但较为缺乏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的文化结构调整、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就应在夯基石、重创意方面发力。文化企业应对标国际一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进行有效竞争,只有提高了质量,才可以提高潜在的增长率。我们应该通过大力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引导文化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扩大有效供给。
三、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创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科技、金融、设计、服务、旅游等关联产业有了深度融合,催生了信息化时代的新业态,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促成了文化产品的颠覆性改变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将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领先的互联网企业都积极地参与了“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渗透”。互联网和传媒集团的介入,大胆变革了原先的文化生产模式,科学技术正对文化产业进行深度催化,资金和资源积聚能力、信息挖掘与整合能力等都大大提高。
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大势面前,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其中,信息化、工业化、文化产业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是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现实。信息化和文化产业两者融合的重点应是以文化产品为基础的整体提档升级。如何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融合的优势,创造新型文化融合发展业态,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四、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产品、文化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品牌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传递物。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和形象,离不开中国文化品牌在关键领域的崛起。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增速在全球领先,文化服务贸易的国内外市场开拓和市场供给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文化多样性的无穷魅力,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讲好中国故事,开发国际文化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值得强调的是,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开放充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笔者建议,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应坚持不懈、继续深入地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追求卓越品质,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卓越文化产品、文化品牌。而文化企业应具有全球视野,精品意识,通过加大文化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强细节把控能力,实现“量变”到“质变”,并进一步布局“走出去”,提高品牌影响力。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深刻理解党中央作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紧跟新趋势,发现新问题,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主动参与文化产品的“国之重器”铸造,使其走到全球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作者系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研究员)